星空体育官网贵州省茶叶生产情况介绍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9-30
 星空体育app下载全省现有茶园近92万亩,采摘面积57.59万亩。2005年我省春茶受到前期倒春寒和后期干旱的影响,茶园开采推后,春茶产量减少为8867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51吨,减10.60%。但是,春茶产值相反呈增长态,当年春茶产值为25115万元,比上年增加4220万元,增长20.20%。春茶产值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我省茶叶产品的供不应求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由于今年我省春茶产量减少,同时我

  星空体育app下载全省现有茶园近92万亩,采摘面积57.59万亩。2005年我省春茶受到前期倒春寒和后期干旱的影响,茶园开采推后,春茶产量减少为8867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51吨,减10.60%。但是,春茶产值相反呈增长态,当年春茶产值为25115万元,比上年增加4220万元,增长20.20%。春茶产值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我省茶叶产品的供不应求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由于今年我省春茶产量减少,同时我省茶叶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各地客商纷纷前来选购,出现春茶求大于供的局面;另外,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电力资源的进一步紧张,使得茶园投入费用、茶叶采摘费用和加工费用均有所增加,生产成本提高,成本的增加促进了价格的提升。总的来说,我省各地春茶价格普遍上扬,而全年茶叶产量会有所下降,产值将由于春茶产值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估计在不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全年茶叶产销将呈良好态势,茶叶产量将在2万吨左右,产值将达到3亿元以上。

  为了做到统一规划、重点发展,我省农业厅组织制定了《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2003—2010年)》和《贵州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茶叶作为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列入其中,规划的制定为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和特色农业发展选择项目提供了依据。

  全省一些地区也积极把茶业当作一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贯彻中央及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工作来抓,当作一项绿色产业、生态产业来抓。2004年我省遵义市制定了《遵义市优势农产品(茶叶)布局规划》;黔西南州将茶业作为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拟在2010年建成10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力图将茶业培育建设成州农业支柱产业;铜仁地区制定了以梵净山绿茶产业带和苦丁茶产业带为重点的茶叶发展规划;毕节地区把茶业列为充分发挥该地自然优势,助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加以大力发展;湄潭县委把《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经营的通知》作为县委1号文件下发,积极发展茶叶产业;余庆县专门成立了“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领导小组”,确保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有效实施;雷山县把茶叶产业当作该县龙头产业来抓;印江县、石阡县和台江县等都成立了茶叶产业办,统筹规划发展绿茶(苦丁茶)产业;黎平县、道真县则积极多方筹集资金,通过利用坡改梯、科技扶贫和退耕还林等项目来建设高标准良种茶园等等。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为我省茶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推动和保证作用。

  连续几年来,我省各级茶叶生产主管部门积极宣传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等行业标准的要求,大力推广无公害名优茶生产技术。在茶园病虫草害的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广泛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措施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通过各级茶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省茶叶无公害化生产成效明显,农药残留得到有效控制。

  2000年5月,我省晴隆县茶叶公司生产的贵隆系列绿茶和黔西南州新桥茶场生产的绿茶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DDT等10种农药残留全部为零。在1999年和2000年,我省湄潭、安龙、晴隆等县的茶叶生产单位送样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结果:DDT2个单位的为ND,1个单位为0.01mg/kg,达到欧盟标准要求;六六六、三氯杀螨醇、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优乐得、乙酰甲胺磷、甲胺磷等7种农药3个单位均为ND,氰戊菊酯2个单位为ND,1个单位为1.166mg/kg,比德国标准和欧盟标准多1.116mg/kg,差距较大。2001年,全省选送了24只春茶到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按欧盟标准进行检测,仅7只不合格,但是按我国无公害茶叶标准,全部合格。同年下半年,全省抽送了35只茶样到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按我国无公害茶叶标准进行检测,34只达标,合格率达97.14%,1只茶因甲胺磷超标,可能事出有因。2002年,送样15只到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按无公害茶叶标准14只达标,1只茶三氯杀螨醇超标,合格率达93.33%。2003年,送样12只到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按无公害茶叶标准11只达标, 1只茶氰戊菊酯超标,合格率达91.67%。2003年全省12个生产单位的茶样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按无公害茶叶标准(NY5017)判定11个合格。2004年全省选送的28只茶样经农业部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按无公害茶叶标准(NY5244)判定全部合格。

  截至2004年末,全省有湄潭、印江、雷山三县的共2.19万亩茶园获无公害产地认证;有四家企业的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均在有效期内);2004年,有9家企业的茶叶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其中纳雍县有5家茶叶企业的产品和4273亩茶园获得有机茶产品、产地认证,凤冈县2847亩茶园也将于2005年5月底将获得有机茶颁证,此外还有都匀、正安、羊艾茶场和东坡茶场的茶叶产品获得了有机茶认证;另外,我省晴隆、湄潭两县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茶叶)生产基地县达标单位,余庆被列为第二批创建县。

  我省已经建成的贵州省茶树良种繁育场与繁育基地、贵州省茶树良种苗圃(遵义、晴隆)和贵州省果茶良种场可提供大量无性系良种茶苗,为各地加快茶树无性系良种化提供了条件。

  通过加强无性系良种体系建设,改造低产茶园和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等措施,我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20余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有一定提高,但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由贵州省农技总站主持组织制定了《贵州绿茶》星空体育官网、《贵州小叶苦丁茶》2个地方标准于2003年发布实施,地方标准《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于2004年发布实施。此外,都匀、湄潭、晴隆、余庆、等县市都制定了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我省茶叶规范化、标准化、优质无害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3年,由我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举办了“贵州苦丁茶栽培、加工技术培训”,使来自各茶叶生产县的技术骨干们了解并掌握了苦丁茶栽培和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为发展苦丁茶产业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2004年,省农技总站会同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第一批示范县湄潭县、晴隆县和第二批示范县余庆县的茶叶生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生产的同志参加了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技术第三期(茶叶)培训班的学习。另外,各地主管部门每年均举办多次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参加和开展技术培训,有效促进了技术人员和茶农的专业技术水平。

  2004年名优茶产量2335.91吨,占总产量的12.06%;名优茶产值1.91亿元,占总产值的48.85%。各地积极推行名优茶战略,加强茶叶加工工艺的研究探索,大力开发优质茶叶产品,道真、湄潭、正安、黎平和安顺的五只茶产品在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上,1只获得特等奖,4只获得一等奖。纳雍县的三只茶产品在2004年雅安举行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2只获金奖,1只获得银奖。贵州茶叶名气随着名优茶战略的开展而得到极大提升。

  各地茶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04年,南明区、贵定县、湄潭县都先后举办了茶文化活动。湄潭县借西南茶城揭牌之机,组织开展了全省名优茶品比、西部茶叶论坛和茶艺表演晚会;余庆县借“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中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授牌之机,举办了“CCTV乡村大世界走进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余庆”大型文化活动。这些茶文化活动的举办,有效促进了我省茶叶品牌名气的提高,为我省茶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全省有宜兴宝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丹寨县黔丹硒业有限公司、纳雍县贵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茶叶加工企业被评定为我省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市场建设上除了位于都匀市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和湄潭县的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西南茶城外,2005年3月在贵阳又新建成贵州茶城,此外,湄潭县湄江镇还建立了全省首个茶青专业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我省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茶树良种普及率低,全省良种茶园占茶园总面积近60%,其中无性系良种仅在20%左右星空体育官网,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更是存在着很大差距。另外有些地方茶农自购非良种栽植,造成茶园品种杂乱,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二是茶园管理粗放,采摘不合理,有些地方乱采滥采甚至掠夺性采摘,而到了夏秋季节又因为采制成本高利润低而少采或不采,影响了茶园的培育和茶叶产量,同时重栽轻管现象突出,茶园肥料投入较少,我省低产茶园仍然很多星空体育官网,效益大受影响。业务部门统计,2004年全省平均单产仅34.12 kg/亩,单产水平低。

  三是产品大多为低档次大宗茶叶,名优茶产量少,精深加工产品几乎没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很低,同时多数品牌质量差异大,并且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企业占领市场,获得高效益,而且阻碍了茶叶名牌的培育。

  四是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全省大多数茶叶企业加工厂厂房破旧,设备落后、老化,加工技术不到位,卫生条件差,使茶叶品质很难保障和提高 ,茶叶卫生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五是质量监督检验监测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有效监督管理,不能全面实现茶叶产品无公害化。

  由于我省各产区茶产业效益不高、宣传不力等原因,多数茶区的茶叶产业不能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有效重视,各方资金投入较为有限,而茶农对茶园的投入十分微小,使得茶园建设困难较大,建设层次低,质量不高。

  由于采工短缺,采茶费用高,一些地方夏秋茶采制茶叶成本高而利润低,导致少采或不采,茶叶下树率太低,直接影响了茶叶产量,效益因此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农文化素质不高,存在着“重栽植,轻管理”的倾向,茶园管理粗放。

  一是茶园本身投入少,科技转化率又不高,省力化、机械化未能有效试验和应用;二是各茶叶园区地形起伏大,茶园种植管理水平不高,限制了机械化管理和采摘。

  由于行业门槛低,容易进入,同时行业无有效措施和规章制度来约束、管理茶叶企业,使得大多茶企规模小,投入资金有限,最后形成茶企数量多,普遍规模小,产品数量多而无名气,对外无产业竞争力,对内相互挤压、恶性竞争,造成行业整体素质不高。另外,茶叶龙头企业不强,我省茶叶产值上亿元企业的还没有,市场培育不足,竞争力不强。

  此外,我省几乎每年都有冰雹、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发生,对增加茶农收入和推动茶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继续坚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发展无公害茶叶为突破口,坚持名优绿茶为主,多茶类同步发展。在改造低产茶园的同时,高标准扩建新茶园,提高单产,主攻质量,突出效益,加快茶叶产业良种化、机械化步伐,健全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把茶叶产业建设成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使贵州成为全国名优绿茶重要生产基地,西部茶叶大省。

  切实宣传和贯彻《无公害食品茶叶》等行业标准要求,按照我省制定的地方标准《贵州绿茶》、《贵州小叶苦丁茶》和贵州《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规定,继续大力推广无公害名优茶生产技术,根据条件适量发展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虽然我省在茶叶无公害化生产方面成效明显,农药残留得到有效控制。但该项工作对茶叶是否能进入市场流通,对全行业的效益优劣,对消费者饮用的茶是否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因此,在茶叶生产中,首先要做到无公害;在茶园管理上,各茶区将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防治上按无公害生产要求进行防治;同时搞好土壤改良和肥水管理,尽量采用平衡施肥技术进行配方施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争取茶园管理精准化,减少成本,增加效益。其次,为了增加产业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力发展优质名优茶,坚持名优茶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省茶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有效利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我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是要提高无性系良种比例。新建或更新的茶园将尽量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并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等标准建设高产、优质无公害茶园,提高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由于无性系良种茶树生长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对于要建设有机茶园或者肥水条件有限的可以选用有性良种茶苗,以保证茶园产量。同时保持茶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建设生态茶园。

  二是积极改造中低产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园肥培管理差、茶园老化是我省茶叶单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应积极将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广泛用于茶园培育管理,通过苔刈、更新等方法来改造树龄老化的茶园,并有效利用荒芜茶园等措施来提高茶园的产出。

  三是要探索、利用茶叶机械化采制等省力化生产技术。达到既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功效,又可缓解劳动力不足,提高茶青下树率。

  四是要依靠科技改进加工工艺,进一步提高我省茶叶产品的品质,并开发新茶品种和开展茶叶精深加工,拓宽应用领域,有效增强贵州茶叶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茶叶产品要进入市场流通,必须要获得市场准入,即必须取得QS标志使用权。这就意味着所有茶叶产品必须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所有茶叶必须按照无公害化进行生产,对从业人员、茶农及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继续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人员和茶农进行无公害名优茶生产技术培训, 尤其要搞好针对茶农的培训,以提高其对茶叶无公害化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做好生产样板(基地)示范工作,起好辐射带动作用。

  鼓励跨行业、跨部门、不同所有制的茶叶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产业重组和扩张改制,优化资源、设备、人员组合,发展一批下连茶农生产基地,上连市场的龙头企业。培养在全国有知名度、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茶叶品牌企业。在投融资、税收等方面继续扶持不同层次的茶叶龙头企业。鼓励各茶叶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产品升级,积极地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国际国内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扩大贵州茶叶市场影响力,增加贵州茶叶产品知名度。通过设立直销店、网上销售等方式,建立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还应建立相应有效的茶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做到利益分配平等,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虽然我省小叶苦丁茶面积只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7%左右,产量亦不多,但近两年得益于其自身较高价值,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大量需求,苦丁茶产业在我省一些地方得以迅猛发展,并为种植苦丁茶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切忌盲目发展,避免造成产、加、销脱节,产业发展混乱无序。要本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有步骤、有规划,稳妥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小叶苦丁茶产业,做好生产、加工、培育品牌、销售各环节工作,逐步壮大我省小叶苦丁茶产业,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小叶苦丁茶生产基地。

  茶叶是我省农民致富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为广大茶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很大贡献,并得到茶农的极大认可。各地应该加大力度发展茶业,要依靠财政增加对茶叶良种繁育体系,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茶叶市场信息网络,茶叶技术培训中心和茶叶产业相关教学、科研、示范推广的投入。鼓励各级茶叶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和享受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优惠政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此外,将积极结合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争取恢复和扩大我省茶叶出口,推动我省茶业健康、稳步、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