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十八世纪由中国福建远销海外的武夷茶的英文名为“Bohea”,但在英语世界里,它明显是个外来词。即使是在18世纪进口和消费中国茶叶最多的英国,很多英国人至今也并不知道“Bohea”到底指的是什么星空体育。“Bohea”一般解释为“武夷”的闽南语发音。因为那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大多为红茶,因此一般翻译为武夷红茶。然而笔者通过对英文文献中“Bohea”的描述结合中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史进行分析,佐以武夷山当地茶农的口述和实地田野考察,认为要解释清楚17-19世纪中国畅销海外的“Bohea”究竟是什么,远非“红茶”那么简单。
“Bohea”为“武夷”的闽南语发音。其实仅仅是这个发音就有些不同寻常的意思:因为武夷山在闽北,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的交界处,而这个流传于全世界的发音却是闽南人贡献的。这其实也反映了当时闽南商人大量涌入武夷山区贩茶的影响。武夷山一直以来就并非一个封闭的社区,今天当地人依然说三种方言:一是当地的“武夷山话”;其次住在桐木自然保护区靠近江西界的人说的江西(铅山)话;最后是至今当地不少闽南移民的后代依然讲闽南语。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之后解除了海禁政策,厦门成了当时对外国人开放的四个港口之一。外国商人由此从厦门收购茶叶并转运到西方,自然也就拣了厦门当地话(闽南语)把“武夷”茶叫做“Bohea”。
“Bohea”为“武夷”的音译是清楚明白的,然而结合中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武夷山当地的制茶史,“Bohea”在某一个时期具体指的是乌龙茶、红茶还是华茶的统称却是值得推敲的。
现在人们如果看到17至19世纪的一些关于茶叶贸易的资料星空体育、广告或者招贴画,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与英国东印度公司(BEIC)的一些进货清单,或是伦敦一些茶叶广告中频繁出现的“Bohea”一词,大概都会疑惑当时如此受到欧洲人欢迎的“Bohea”到底是什么茶?当然,一般对华茶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指的是红茶无疑,谁都知道英国人最喜欢喝红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红茶进入英国前,英国人最开始向中国进口的其实是绿茶。苏格兰医师Thomas Short曾记载:“Bohea”到达欧洲以后,逐渐将绿茶取而代之。”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解释“Bohea”为中国福建武夷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指代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 Black Tea),以后用于较次的中国红茶,现在用于含梗的粗老爪哇(Java Tea)。在十八世纪,此名也用于茶叶饮料。可见,“Bohea”的内涵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空转换也随之改变。
“Bohea”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世界,是在1696年出版的John Ovington的作品《苏兰特航行记》(Voyage to Surat)中。Ovington是受雇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苏兰特的一名传教士,在这本书中他把茶叶分为三类:Bing(瓜片)星空体育,Singlo(松萝)和“Bohea”(武夷)。前两种都是绿茶,只有“Bohea”,他形容需要超乎寻常的烘烤(roast),才使得茶叶呈现黑色,并且浸泡出来的茶汤呈红色。18世纪早期,“Bohea”与Singlo(松萝)、Imperial(大珠茶)为英国主要向中国进口的三大茶类之一,Samuel Johnson在他的词典中将“Bohea”定义为“一种特别的茶,比绿茶有更深的颜色和更涩的口味”。
当这种武夷茶到达欧洲和美洲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很快就发现其比绿茶更持久耐泡。松萝茶和瓜片茶只能泡来喝,而武夷茶强烈的芬芳却相当持久,可以反复加热甚至煮来喝。这在茶叶消费仍然较为奢侈的18世纪早期而言,无疑是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因此,“Bohea”最早进入欧洲时是产自武夷山的一种发酵程度较高的高级茶叶,售价较一般茶叶更高。海外市场对“Bohea”的热捧,使得中国国内其他茶产区纷纷效法武夷山生产红茶且冒充“Bohea”。由于一些小的经营商和顾客们缺乏经验的劣势,难以辨别茶叶的质量优劣,伦敦的一些茶叶批发商就以较低价格购进其他地方生产的一般红茶冒充“Bohea”。因此“Bohea”后来在欧洲市场逐渐变得鱼龙混杂,其内涵逐步扩大为所有的发酵红茶,甚至在18世纪中期以后成为华茶的统称。
而在美国消费市场,“Bohea”泛指一种卷曲的来自中国的散茶,通常由橙香白毫(orange pekoe)、白毫(pekoe)和小种(souchong)等几种红茶拼配而成,这种拼配红茶在美国殖民地大受欢迎,以至于“Bohea”一词在美国也逐渐演变为茶及茶饮的俗称。
如果仅从西方文献来看,“Bohea”一开始指的是红茶似乎是较确凿的,然而这却忽略了武夷山当地的制茶发展史。今天的武夷山兼有“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以及“乌龙茶的发源地”双重桂冠,相应的“武夷茶”也包括两种:一是产于武夷山上游桐木自然保护区的正山小种红茶(Lapsang Souchong),一是产于九曲溪下游风景名胜区内的武夷岩茶(Wuyi Rock Tea)。并且由于红茶与岩茶干茶外形都呈现乌黑,泡出来的茶汤都呈现红色,甚至连加工方式都差不多,因此其实从文献记载很难判断究竟是岩茶还是红茶。因此,也有一些西方学者,比如Markman Ellis就在《茶叶帝国》一书中提到最早到达欧洲的“Bohea”应该是乌龙茶。
今天,“Bohea”一词几乎只有在涉及到17-19世纪的茶叶贸易的资料和一些古董茶叶罐上才会看到。当人们在英语世界中提到武夷红茶时,Lapsang Souchong逐渐取代“Bohea”成为正山小种的英文名。但是与“Bohea”略有不同的是,Lapsang Souchong特别强调了正山小种用松木熏烤的烟熏味。关于Souchong是“小种”的粤语音译这一点,目前并没有太多争议,争议在于“正山”是如何成为Lapsang的,因为二者在发音上实在相距甚远。
一种说法认为Lapsang源于福州线年开始,武夷红茶通过福州港运至欧洲。在福州方言中,“松”发Le的音,以松材熏焙过则发LeXun的音,Lapsang是LeXun的谐音,按照字面翻译过来应为松烟熏过的小种茶。“小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所指,比如在印度和锡兰的茶叶采摘标准分级体系中,小种(Souchong)指的是芽头之下次于“白毫”(Pekoe)的采摘等级,而“Bohea”则是最次的接近茶梗的粗老叶。“小种”在作为红茶的一种品种时首次被记载是在《清代通史》中:“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国。”但历史文献中未见有“正山小种”连在一起的记载。现在大家普遍接受将“正山”界定为一个地域范围,当地政府特别强调以桐木自然保护区内为“正山”,以区别于周边地区所产的“外山茶”。但略微讽刺的是,整个武夷山区或者桐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叫做“正山”的地方,或者与Lapsang发音谐音的地方。这一概念是直到2010年,正山小种才通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界定了一个官方的“正山”范围。
(作者:肖坤冰,文化人类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博士后)